7月18日 | 青年学习感悟--酵醒乡土:青年的知和行

那些关于垃圾分类和酵素的知识,随着一缕缕阳光照射进青年们的内心。

7月18日 | 青年学习感悟--酵醒乡土:青年的知和行

青年学习感悟

酵醒乡土:青年的知和行

阳光透过玻璃,酵素桶里泛起的气泡唤醒了这个特别的清晨。那些关于垃圾分类和酵素的知识,随着一缕缕阳光照射进青年们的内心,经由老师的讲解慢慢成形、沉淀、发酵,如同酵素发酵到了第三个月,渐渐成熟,对于向各个村庄分享这几天所学的热情喷薄欲出。

朝阳队

今天的日子像被分成了几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装着不同的事——从了解“酵素救灾”这种带着巧思的实用知识,到对着课件一点点打磨逻辑和呈现,最后拿起抹布把瓶子擦洗干净。

    其实做事就像攒积木,看似不相干的碎片,拼起来就是完整的一天。学新东西时的专注,做课件时对细节的较真,打扫时把脏污变得干净的踏实,每种状态都在悄悄提醒:生活里的价值,既藏在“学到新本事”的成长里,也藏在“把小事做好”的认真里。忙完坐下喝口水,看着干净的桌面和存好的课件,突然觉得:所谓充实,不过是把每个当下都踩得稳稳的而已。

                                          ——朝阳队

七里香小组

田丁韶初体验:今天的体验比较复杂一方面有宣讲前的忐忑,一方面有团队支持的感动,但总归是完成第一天任务的轻松。收获:学到了一些宣讲时的注意事项,积累了宣讲经验,对农民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当地的情况和困难有了初步的了解。下一步将酵素普及给更多的人

    安佳怡总结:本次下乡开展“零污染环保酵素”宣传与垃圾分类推广活动使我产生了深刻认识也收获了成长与思考。通过走访了解到文营村的部分村民对环保酵素有一定的认识,但仍存在不知酵素是什么,怎么做,怎么用的情况,对此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宣传,村民们也都积极参与我们晚上的活动演讲,我感到开心,充满动力。希望日后继续努力,用自己学到的环保理念知识助力乡村建设!

    雷涛鸣体验:昨天给我的感觉还不错,在临时决定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发挥的还不错,我觉得有很大进步。启发:勇于突破自己很重要,谁都无法想象自己能发挥多大的潜力。

愿景:希望今天一切顺利。

                                    ——七里香小组

十年合熠队

今天上午印象最深的是罗学长的分享。他曾亲自前往灾区参与救援,那些画面和故事让人很难不动容。我们平时在新闻中看到的灾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只有真的深入到现场,才能理解自然灾害对一个地区、一个社区甚至每一个普通人造成的真实影响。罗学长分享了他在灾区的所见所闻,也讲到了环保酵素在伤口处理、消炎杀菌、去除异味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让我们这些平时只在课堂上听说“酵素”的学生一下子感觉到了它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上午的另一个小环节是关于厨余垃圾分类的知识学习,说是小环节,但其实也很重要。通过这个环节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垃圾分类不仅是环保的基本功,也和我们接下来的“下乡”计划密切相关。如果自己都说不清楚分类的逻辑和原因,就更难和村民解释清楚这套机制的意义。

     下午则进入了“实战准备”阶段,我们开始着手制作下乡活动要用到的课件。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制作思路,有的组注重故事性,有的组强调操作步骤,有的组注重互动感,每一种风格都有启发,大家的创意和认真态度真的超出预期。除了课件制作,我们还细化了下乡的整体计划:从可能遇到的困难,到怎么和村民沟通;从如何联系村干部,到如何入户宣传、邀请村民参加我们的活动。这些问题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它们考验的不是某一个人的能力,而是整个团队的合作默契和现场反应能力。虽然“下乡”这三个字听起来朴素又简单,但今天的讨论让我们意识到,真正做好这件事,需要的不只是热情,还有准备、细节和脚踏实地的执行。我们对即将开始的下乡活动,既有期待,也更有信心了。
                                    ——十年合熠队

7月18日 | 青年学习感悟--酵醒乡土:青年的知和行

遇见心零队

俞虹旭:今天上午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环保酵素,惊叹于环保酵素功用的同时,也加强了我们对于讲解酵素的信心。下午的制作课件的环节,我们对于环保和垃圾分类的认识也实现了从听到讲的飞跃,不仅提升了自己,也协调了组员。希望明天的下乡能顺利进行!

    于静宇: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环保酵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而且温故了老师之前所教的内容,对环保酵素更加熟悉。

    彤黎敏:通过今天制作课件让我对垃圾分类和环保酵素的制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对于其他小组的课件内容我们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需要的部分加以完善,我们要积极吸取并采纳其他人的意见,让自己更加完善。

                                    ——遇见心零队

孝爱发酵团

上午听导师讲酵素,真是把我过去的认知推翻重来了。以前总觉得酵素就是朋友圈里晒的“环保小玩意儿”,最多用来洗洗碗、除除味,哪想到它能在田里派上大用场,导师讲到用厨余垃圾做的酵素灌根,种出来的水果蔬菜又甜又耐放,连土壤都变得松软了。原来“变废为宝”不是句空话,是真能落地的智慧。下午和小组一起做课件,才知道“协作”两个字里藏着多少门道。一开始大家各说各的,有人想把垃圾分类的政策摆得清清楚楚,有人觉得村民更关心“怎么做”,不如多放步骤图。组长说:“咱们不如想想,村民坐在底下,最想听到啥?”一句话把大家拉回现实。后来我们分工,有人查当地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还有人琢磨怎么跟村领导聊——比如他们可能担心推广时村民嫌麻烦,我们就得准备好“我们准备好了物资 “原料随处可见”这类实在话。等课件的最后一页敲定,看着屏幕上那些被揉合在一起的想法,突然觉得,团队里的争执不是内耗,是把每个棱角都磨成了合适的形状。晚上各组上台分享,更像是上了堂“实战预习课”。别的组想法太妙了,有个组居然想到在垃圾分类环节加个“废品置换”,村民拿厨余垃圾来,就能换一小瓶做好的酵素,这不比单纯说教管用?还有人提醒说,跟村民讲“环保”太抽象,不如说“用酵素浇菜不用买化肥,能省好几十块”。这些话像小锤子,敲得我心里亮堂——原来做事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得钻进对方的生活里想问题。睡前翻了翻今天记的笔记,纸页上画着酵素发酵的温度曲线,还写着“明天见村领导要带好物资”。突然明白,今天学到的不只是酵素的配方、做课件的技巧,更是一种“落地”的思维——知识要接了地气,才真的能生根发芽。明天下乡,该带着这些收获好好闯闯了。

                                  ——孝爱发酵团

7月18日 | 青年学习感悟--酵醒乡土:青年的知和行

孝爱发酵团

明确了村民的受众,根据村民的习惯追着讲顺着村民的心说,效率变好用时短效果强接受度增加。团队配合效率增高承受压力的能力增加。

     组员都成长很多。不论策略行动都有巨大的成长。今日宣传工作在延续首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团队通过优化策略、强化协作,实现了宣传范围与成效的双提升,同时成员在实践中获得显著成长。

                                    ——孝爱发酵团

一下午的ppt的制作和小组讨论,知识已从冷硬的文字变成了沉淀下来的确信,几天的培训带来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心境的转变和对责任的理解。明天,青年们即将出发,一缕缕期待的月光照入梦乡,悄然转化成了明天下乡的力量。夜深了,心却亮着,为即将踏上的路,为即将遇见的那些人。

7月18日 | 青年学习感悟--酵醒乡土:青年的知和行

原创文章,作者:天下为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总部
上一篇 2025年7月23日 下午8:03
下一篇 2025年7月23日 下午8:25